装修记录 - 选材

整个装修过程需要决策的地方非常多,里面涉及到的主材几乎每一个都需要自己进行选择。而这个选择的过程,无非就是综合考虑价格与参数的过程,从什么都不知道开始去了解,就像是面对一个新学科一样,非常吃力。对于下面整理的主材来说,在网上基本能找到一堆文章,这里就不在赘述了,只是谈一谈我的选择以及依据。

木地板

分类

木地板主要分几类,纯木地板纯三层新三层复合木地板。从名字可以看出,纯木地板是纯木的,一整块木板;纯三层则是用三层纯木板粘合在一起;新三层其实是五层木地板;而复合木地板就是把很多层薄薄的木板压制而成。

由于我希望全屋通铺木地板,所以面积有100平米左右,考虑到拼装的损耗是10%左右,那总共需要110平左右的木板。纯木地板是最贵的,很多好看的单价要到1000以上,即使比较一般的也需要500,这样整体造价就是5w+,对我来说是比较贵的。而纯三层价格稍低一点点,但是也非常贵,这是相对比较多人选择的,是价格与环保考虑的折中。复合木板最便宜,但是因为层数多,所以一般评论说胶水最多,也就是最不环保,但是实测下来,复合木地板没有什么味道。

除了价格因素之外,还有其他考虑

  • 纯木地板需要搭龙骨,整体铺设厚度为3cm,这主要是因为纯木板是一块木,潮湿容易变形,所以整体需要龙骨支撑,而复合木板不需要。
  • 纯木地板和纯三层都不太耐刮,表面容易有刮痕。
  • 复合木地板表面一层其实是木皮,可以有更多的样式选择,而纯木的话,基本上就只能选择是什么木了。

综合这些考虑,最后还是选择复合木地板。

拼法

木地板主要有几种拼法,顺拼分369拼工字拼,斜拼分人字拼鱼骨拼,顺拼比较基本,人工相对便宜,369拼看上去会更有错落的感觉,工字拼就是很基础很稳重的拼法。斜拼对于收边来说并不容易,人工和木板损耗都比较高,小红书上大为流行的基本上都是人字拼和鱼骨拼,鱼骨拼的损耗甚至高达20%。

下面是一些考虑的点

  • 斜拼虽然好看,但是不一定耐看。
  • 斜拼对人工要求很高,如果手工不好,容易导致拼歪,因为累积误差会越来越大。
  • 斜拼结合点多,木板变形的时候容易导致大面积翘起,需要在一些入口处加上压条。

另外不同的拼法,其实也会影响木板大小的选择。顺拼可以用大板,也就是120长的,比较大气,而斜拼一般用小板,有的可能是70,不过我用的是这种的95长。

综合这些考虑,最后还是选择稳重的工字拼。

颜色

木地板颜色有一些大类

  • 黑色:比较非主流。
  • 灰色:看着比较冷淡,冰冷,没有木的感觉,可能只有北欧会比较适合。
  • 黑红:黑胡桃木的类型,看上去是比较高级漂亮的,但是也有一点古老的感觉。
  • 原木色:也就是经常看到的土黄色系,比较温馨,比较中规中矩。

大类的选择基本没有什么困难,为了不翻车和特立独行,还是选择原木色系的。但是在大类之下再选择颜色,可以说是比较头痛的,因为木地板看上去其实色差没那么大,而在店里基本上只能看到一小块一小块的样板,是无法想象整体铺设后的效果的,可以说只能靠想象力来选择了。

在最后选择之际,木地板商家忽然有了一个新款,表面有一些加工横纹,当时设计师极力推荐了这款。其实现场看的时候,我感觉这些横纹是有一定干扰的,看着有点眼花,另外削弱了本身的木纹,不过基于其他没有太好的选择,我也还是听了设计师的话,但最后出来的效果,确实是令我满意的。

木地板通铺效果

那些横纹其实是增加了慢反射,让地板看起来更有质感了,并且看上去木纹依然是很清晰的,所以看着不是很常规的原木风,但是有质朴的感觉。

空调

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是没有考虑过中央空调的,因为中央空调在我印象里一直不太好,主要原因是

  • 压层高,需要增加很多吊顶隐藏内机。
  • 一拖多,一个开机主机就会整体启动,耗电。
  • 有问题比较难检修。
  • 主机坏了会导致所有内机都无法运作。

但随着装修的进行,一种“支付麻木感”逐渐产生,这是一种无法控制支付欲望的感觉,一切选择都逐渐变得麻木。从设计图上看,中央空调确实可以让房子更好看,另外需要吊顶的地方没有想象中多(实际总吊顶面积比想象中多很多,但是针对中央空调的部分确实是少)。

匹数

如果是独立柜机空调,是有固定匹数的,这也是通常说的小房间1匹,大房间2匹,客厅3匹这样。对于中央空调来说,主机可以动态控制匹数,所以可以根据制冷面积计算制冷量,然后通过这个来确定每个区域使用到的实际匹数。最后主机选择满足这个实际匹数的最大值即可。

通过计算其实可以知道每个空间的所需匹数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我的房子房间不算大,基本都只需要1.2-1.7匹,客厅比较大的区域需要2-3匹,整体算下来主机需要7匹左右。这种动态分配匹数的方式,其实也是中央空调的一个优点。

品牌

中央空调的品牌直接影响了价格,如果预算是一个很严格的指标,那直接根据预算来选品牌即可。但我觉得中央空调无论维修还是替换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这让我不得不选择“不那么便宜的”品牌,最后还是选择了大金。一方面是口碑还可以,另一方面,身边的人使用之后说问题相对较少。其实这也是赌博的一种,毕竟,谁也无法保证这些东西能正常运作多久。

安装周期

其实中央空调整个安装时间跨度是很大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水电结束之后就需要安装了。当时动静很大,需要在不少梁上打孔,管道也比较多,整体看着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且这样安装之后,需要过很久才能通电测试,这也是让我提心吊胆的一件事情。

布满全屋的蓝色中央空调走管
小小卧室空调的管也非常多

中央空调还有另一个麻烦的事情是外机的放置,这部分引起的麻烦记录在这里

在2024年8月安装完空调之后,直到2025年2月过完年后才开始安装控制面板和通电,整个周期跨度为六个月。中途还涉及到吊顶等多项工作,其实当时也是害怕会损坏空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想法也都随之而去了,最后通电的时候觉得,真的悬,幸好没问题。

在门这个问题上,好像并没有进行过多的犹豫,因为tata的门实在太出名,在现场看过之后,也不禁觉得这些门真的美好。唯一让我犹豫的是价格,但这个犹豫也随着后期的“支付麻木感”而消失。从数据来看,门(房间门,大门,推拉门)算是硬装的一个支出大头。

房门

我以前对门毫无认识,但是看了tata木门之后,才发现现在的门居然这么“先进”了。

  • 门的活动铰链是可以隐藏的。
  • 磁吸门锁,在开门的时候是看不到突出的锁头的。
  • 门框内侧有45度角的缓冲边,一方面提升隔音质量,另一方面保护门边。
  • 门本身和把手都颇具设计感。

大门

而对于大门来说,tata的大门也是非常不错,大门倒是对比过其他品牌的大门(比如盼盼),价格虽然稍低一档,但质感与质量是肉眼可见地低一档。对于大门来说,需要考虑几个事情:

  • 是否使用子母门,一般超过1米宽度的入户门可以考虑使用子母门。考虑这个的时候,并不是门够大就是气派,是需要结合使用上来考虑的。如果单门太宽,开关门的时候会显得吃力以及占空间,子母门可以弥补这个缺点。另外单门太大也可能会挡着邻居的门。而我家门口外面有个消防栓,所以这个也限制了门的大小。
  • 门锁的位置,左开门还是右开门,这个需要和子母门结合考虑,实际选择的时候需要结合自己生活习惯想清楚,不然搞错了会比较麻烦。
  • 使用双边包套还是单边包套。大门一般都会采用外包套,是否采用内包套是需要结合屋内风格考虑的。
  • 大门底部金属垫。tata大门可以选择门槛石或者金属垫,这个就看个人喜好了,不过考虑到大门会有各种搬运货物压过去,所以还是选择门槛石会耐用一点点。

选择大门的时候还有一个选项是那种中间可以开一个小门进行通风的款式,这种门虽然美名曰可以开个小门通风,周末在家可以不开大门而只开小门通风,但是经过和店员的深入交流得知,这种门其实性价比很低。一方面大门内嵌小门机械结构复杂,造价高,另外因为要内开小门,所以门内部的款式有限,也不太好看。实际通风效果,也由于空洞不能做得太大的原因而有所影响,所以综合考虑下,我没有选那种门。

推拉门

最开始的时候,窗户的商家也提到他们有极窄联动推拉门,其实价格也相对合适,但是当我现场看到tata的极窄推拉门之后,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tata的推拉门。这个推拉门至少从目前看,除了贵之外没什么毛病。

极窄边框联动推拉门

下面是一些选择推拉门的时候需要提前留意和考虑的问题。

  • 双轨还是顶轨。如果是顶轨那就得提前预留轨道盒,如果是双轨的话,还需要沟通地面轨道是否暗藏,暗藏的话会影响内外区间交接处的处理,如果内外空间一遍是瓷砖一边是木板,那更需要提早和工头沟通。
  • 门扇数量。一般都是根据实际开口长度来考虑门扇数量,一方面要考虑门扇折叠之后所占的宽度,也需要考虑门扇数量变化的时候,轨道宽度的变化。
  • 门的开关方向。如果门扇够多,那其实就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宽度了,比如我家厨房用了四扇,那几乎占了20cm,由于门关闭的时候每一扇都是相差一扇的厚度的,这意味着最后一扇的那个位置,是可以有更多的利用空间的。从上图可以看到,我厨房最后一扇门的位置是灶台,也就意味着我的灶台是可以往门的方向多延伸10cm左右。

折叠门

折叠门一般用于小空间,我家基本上把空间都“让给了”客厅等公共区域,所以洗手间是相对较小的,对于洗手间的门来说,单门会打到马桶,推拉门有需要暗藏活动门扇和轨道,这两者都会大大增加洗手间门所在的墙的厚度,综合考虑,决定使用一种支持半折叠以及90度(某些情况下180度)开闭的折叠门。

这种门在常规状态下只占半个门框的大小,使用的时候先将其关上,然后再推拉另一半关闭。而另一种折叠门,活动铰链在两个门扇中间,开关把手也是在门扇中间,这种门对上下轨道以及五金要求都比较高。

tata也有折叠门,不过价格实在太贵(6k一扇),导致我最后只在淘宝随便找了个商家,但是也不便宜(4k两扇),最后安装的效果来看,还是tata的质量最好,服务最好,算是整个装修过程中为数不多的基本没有出现问题的一个项目。

全屋定制

全屋定制也是一个很大的坑,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最后的决定方式,好像都是采取了逃避问题的方式。首先莫川提供了定制的选项,价格非常贵,他们也很诚实,建议我不要所有柜子都用他们的,选一半采用外面的商家,这样比较便宜。当然,我也考虑过所有柜子都采用其他商家,毕竟主流的选择其实价格都相对便宜,比如欧派,索菲亚等,这些全屋定制的整体造价在7-8w左右,对比起我实际花费的15w几乎便宜了一半。

而我最后没选择他们有几个原因:

  • 现场沟通的时候他们给我的感觉就不是很专业。
  • 现场看到的款式都很标准,千篇一律。
  • 现场看到的成品都有一定程度肉眼可见的瑕疵,比如对不齐,以及有缝隙之类。
  • 大多板材使用欧松板,摸起来很轻很脆弱。
  • 我相信他们的报价也是有一定水分的,实际上估计也会有增项。

最终选择莫川的考虑是:

  • 有更好的监督以及施工。
  • 质量有问题可以更方便地找他们处理。
  • 他们的样板确实能看出质量要高一点。
  • 对于还原设计稿这件事情会更上心,质量也会更高。

不过选择的另一个商家就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了,这里也记录一下,后面遇到这些问题,非常需要提前考虑以及处理:

  • 油烟机款式以及烟机柜要好好确认,烟管打孔与位置决定了能否使用直吸式油烟机,如果烟孔过低,只能采用侧吸式油烟机。
  • 烟机柜的深度,最好在烟机确认之后做成等深的。
  • 洗烘套装的深度是由烘衣机决定的,所以包裹洗烘套装的柜子,需要做到对应的深度。
  • 陶瓷一体盆是一体成型的,大小有限制,如果柜子深度不足,最后会使得盆子深度不够大,容易溅水。
  • 热水器的柜子需要打通气孔。
  • 地柜侧板需要多打一点孔来走线和走管。

艺术漆

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没有考虑使用艺术漆的,因为无论是各种视频都提到艺术漆是智商税,也提到乳胶漆经济实惠环保,但是当我在现场看到艺术漆实际效果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心动。乳胶漆摸起来介乎于光滑与粗糙之间,而且触感很薄,表面也有一点点灰,容易有划痕等。艺术漆则不同,不同艺术漆有不同的特性,但是大多都会弥补了乳胶漆的一些缺点,那就是相对较厚,更坚硬,摸上去更有触感,脏了可以用水擦干净,能一定程度避免受潮等。

在现场亲自摸了数十种艺术漆之后,加上“支付麻木感”发作,我还是决定用艺术漆。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是可以,不过同时也觉得自己选的有点过于普通和克制了。

艺术漆机理 - 1
艺术漆机理 - 2

上图可以简单感受下艺术漆机理,但是整体效果从照片很难看出来了。

这个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味道很大,截止到写这篇记录的时间,距离刷漆结束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味道依然比较明显,当然不能排除这段时间开窗比较少,通风比较少,但这个和我最初的预期是相差甚远的。

踢脚线

踢脚线也是我最开始并不注意的一个部分,后面竟然也在这个事情上栽了些跟头。

类型

踢脚线整体分两大类,普通踢脚线内嵌踢脚线。普通踢脚线就是最正常的凸出来的踢角线,而内嵌踢脚线则是与墙面齐平的。

内嵌踢脚线的一些考虑的点:

  • 内嵌踢脚线与墙面齐平,活动柜子可以推到与墙面贴合的位置。
  • 内嵌踢脚线比较美观,市面上也有不少造型踢脚线是内嵌的。
  • 施工难度很大,在毛坯阶段对墙体的改造要求有点高,要保持每个位置挖的深度一致,并且横平竖直并不容易。
  • 后期搞卫生也会有问题,没有突出的踢脚线挡扫地机器人,容易产生很多的墙面碰撞。
  • 柜体附近的踢脚线比较难处理和连接。

如果考虑内嵌踢脚线,在一开始就必须提出来,因为在最开始墙体的施工就需要注意了。考虑到上面提到的内嵌踢脚线的问题,我最终也没有选择内嵌踢脚线。

材质

踢脚线有几种主流材质:

  • 木:如果铺设木地板,最常见的还是木踢脚线,一般木地板商家可能会提供,这种踢角线可以尽量做到与木地板风格统一,而且与铺木地板的时候一起施工,比较方便。另外木踢角线弯曲也比较容易做到。
  • 铝:铝踢脚线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可以选择传统的高度,也可以选择极窄的,极窄的铝踢角线最后效果会比较简洁和现代,另外铝踢脚线弯曲也比较容易。
  • 不锈钢:不锈钢踢脚线一般都是极窄的,优点是硬度大耐久度高,对比起木和铝,应该是最耐用的了。但是圆弧部分比较难加工,整体加工费也比较贵。

综合考虑我还是选择了铝踢角线,一方面是从安装难度考虑,另一方面则是从最终效果考虑。

安装方式

踢脚线分为卡扣和胶水两种安装方式,对于不锈钢来说,因为现场很难加工,所以基本上都是工厂成型,现场粘合。而铝踢脚线可塑性相对好一点点,可以现场加工,所以铝踢脚线采用卡扣的方式。而卡扣也分两种,那就是1:1卡扣以及卡扣基座。事实证明1:1卡扣才是明智之举,这样整个踢脚线才稳固,因为等长的卡扣直接钉在墙脚了,踢脚线再扣到卡扣上。而卡扣基座,一般是一米配两三个基座,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基座的部分,如果墙不够平整,踢脚线和墙之间就会有缝隙,而这种缝隙后面很容易藏污或者受潮。

踢脚线还有一点需要重点注意的,那就是安装卡扣的时候,是需要往墙上转孔打钉的,此时需要小心留意水电走线,不然一不注意,就会打穿预埋的水电管道了。

踢脚线效果

从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弧线的部分也贴合得不错。不过后面要考虑的也是扫地机是否撞墙的问题。如果真的撞墙,那恐怕我只能手动拖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