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班有感

几周前老师分享了这次大师班的链接,看着课程表基本上都是熟悉的曲目。当时没想太多就决定要去了。虽然大师班视频看多了,但现场的大师班还是非常渴望去感受下,已经到了请假都要去的渴望程度了。一方面想看看现场的孩子们会弹得如何,另一方面也想近距离感受大师们的授课。

到了现场之后无疑是惊喜的,开始还以为是在舞台上上课,只能和所有观众坐在一起远距离看,没想到授课地点是一个个的小教室,里面躺着两架钢琴,琴后排了十张不到的椅子,名副其实小班教学。这个距离,真的跟自己上课没有太多区别了。虽然难掩激动之情,但我还是平静地坐下了,认真听课比较重要。由于不想错过任何的一个镜头,我没有做笔记的打算,全程全神贯注地看着学生以及老师的上课过程,尽量保持脑子的积极性,将所听所感记在脑子里吧。其实一整天的听课并没有使我感到劳累,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离开了琴行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头昏脑涨,不过尽管如此,在地铁上的我还是非常兴奋地整理着思路。

下面先以曲子的顺序做个简单的记录。

上课记录

海顿奏鸣曲(Hob.XVI 50 D Major)

这是第一节课,学生比较斯文,正襟危坐在钢琴前。安宁老师说了句开始,她才开始演奏。整个第一乐章很稳定,发挥平常,没有太多错音,音阶琶音跑动均匀,不过,缺乏表现力。读谱不够细致,主题出现了几次,但却没有任何变化,左手残缺,完全没有表现力,就只是一个简单的和声,并且和右手节奏还有时候对不上。学生给人好好学生的感觉,不过手太细,力量也不足。全曲弹得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的变化。

老师一番整体评述之后,忽然就开始弹起来了,直击心灵(当时就坐在老师斜后方)。原来海顿的音乐可以弹得如此有弹性,顿音,跳音,跑动的音阶,让人一听就觉得海顿理应如此,或许这就是有逻辑的音乐自然会带给观众的一种感觉吧。之前听录音其实真的没感受到,然而现场实在太震撼了。主要强调了左手极为重要,有些主题也是在左手,要将左手重视起来。另外就是休止,休止也是音乐的一部分,在休止的地方不要放松,演奏者也是表演者,不仅仅是面向键盘的演奏,更是面向观众的表演,各种肢体动作都尤为重要。必须得在必要地方的休止保持紧张,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及张力。

拉威尔海上孤舟

可以看出学生技巧过人,快速跑动均匀准确,各种跳跃也是极为准确,让人惊叹小小年纪就能弹出这么的效果。听的时候也只是觉得他个别地方有点吵而已,不过老师一出手,整个效果明显还是不一样的。快速跑动的左手轻柔地抚摸琴键,错落有致的声音,但却有明显的来回方向性,如水波一般来回涌动,右手的旋律一出来,美的天衣无缝。这节课基本上都在教学生左手如何弹轻,左手尽量平放在琴键上,掌关节也好,手指也好完全不发力,就靠手臂的摆动波动琴键,不过这位学生可能是车尔尼弹太多,手指直不了。

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听现场拉威尔,还是近距离,不得不说,我终于感受到了“意境”,印象派的所谓“意境”,原来是这么的一回事。如果要打个比方,就是“月出惊山鸟”的感觉,以动衬静,不过绝不是激烈的动,吵杂的动,而是恰如其分的动,而这个恰如其分,需要经验的积累,那个学生就做不到,那个老师一出手就是这样的感觉了。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2)

这位学生极为不稳定,经常断掉,另外出来的声音也是有好有坏,很不平均。中段的和弦全部被踏板混了,弹到一半就被老师叫停了。

老师也很直白地指出她车尔尼巴赫弹得太少,对音乐也没有思考,平常的练习就是死练。另外就是过分依赖踏板,然而却没有一个良好的听觉,导致弹出来的一片浑浊。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一个是用不同的力度练习音阶,这样在曲子中就可以直接运用了。另外一点是关于踏板的,平常练习要更多地通过手指去连,在必要的地方才加上踏板。而且舒伯特的和声变化复杂并且特别,不好好研究好和声走向,随随便便加踏板,只是得不偿失。

斯克里亚宾的练习曲和肖邦的大波兰舞曲(op.22)

这位高中生弹得真好,斯克里亚宾练习曲的高潮弹得实在太好,当时就在学生正后方,完全感受到了那股热情,不过对于这首练习曲来说,可能更多听到的是纠结...

大波兰舞曲,前半部分行板弹得极为优美,右手非常有表现力,呼吸也做的很好,不过有些地方转换比较突然,速度也有点奇怪。后半部分的波兰舞曲,弹得非常有力量。不过弹到一半就被老师叫停先说问题了。

对这位同学来说,老师指出的最主要的问题,一个是节奏,另一个是左手。波兰舞曲的节奏,他并没有意识地保持,可以说不够明显,其实老师顺带也说了不少节奏型,说国内的教育很少强调这个问题,可以说基本没有强调,学生们死板地对着谱子弹,实际上也就只是弹出来而已。不过老师说了之后,感觉好了不少,有了内在稳定的韵律,听起来完全是另外一个感觉了。中途各种细节的处理纠错,这些就没有太多可说的了。不过老师一边演奏一边讲故事的方式,我觉得其实是在强调一个问题:音乐想象力,以及音乐逻辑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通过听录音,或者凭空设计句子走向,某个地方强,某个地方弱等等,整体听起来,或许也会让人感觉支离破碎,不知所以,然而如果是从整体去理解和考虑,那么音乐就变得有逻辑了,音乐想象力,正是在这个地方发挥作用。虽然这种概念不是第一次听到,但是自己弹琴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逻辑,一切都是靠感觉,然而在这个时候靠感觉,未免还是太早了...

午饭后的几个同学弹得比较一般,没对比就没有伤害,一个弹肖练大海的糊成了一片,真心成了大海。老师让她回去好好研究下曲子的和声,按照和声的进行去练习。之后弹了下莫扎特,淘宝买的谱子被老师批了一脸,真可怕。然后第一句就出问题了,没啥好说了。另一位小姑娘弹了舒伯特的D.958,老师的脸立刻沉了下来,小姑娘弹了估计一分钟左右就被叫停。老师坦然,这首曲子,他自己都未必能把握内涵。因为这是舒伯特晚年的作品,说白了就是死之前写的,还描述了一下舒伯特招妓染花柳的往事,场面比较尴尬。

接下来又去听了一下拉赫音画练习曲(op.33 no.5)的同学,本来是满心期待的,没想到,这位同学弹得实在不敢恭维。之前看过一位英国钢琴家的教程,里面将这首曲子的场景描绘成了大雪纷飞的莫斯科郊外,骏马拉车狂奔赶路。这位同学弹成了马儿在河里游的感觉吧。触键踏板都是错误,老师也没啥好说,说了二十几分钟都是头几个小节,真是令人感到心塞。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还是回到了安宁的教室。学生刚好在弹月光第三乐章,听起来真心不错,右手触键非常清晰,颗粒感很强,跑动没问题,力量也还好,如此近距离看到完成度这么高的月光,其实还挺激动的。

不过,结束之后老师立刻就指出了左手的问题,没错,又是左手的问题。德奥作品(西方古典作品),核心在于结构,然后是和声,最后才是旋律。而结构,宏观上来说是整体上的逻辑感,细节上来说,是左手的和声,月光的左手看似都是非常简单的震音和分解和弦,然而,要在高速下做到平稳,又富于变化,很考验左手的功力。其实老师让那位学生单独弹左手的时候,我觉得还挺好的,至少对比起来比上午看到的要好,然而,老师一出手明显还是可以看到区别,这段录像了反复看了好多次,真是无比地快速均匀。每小节的强音,又让一连串看似规律振动的分解和弦充满韵律。

后面基本上都是在强调左手的问题了,右手的琶音怎么快,旋律怎么切分,都必须套在左手稳定的节奏上,不能随意发挥,这就是德奥古典的特点。听到这点后我又深深觉得自己练的实在太随便...平时老师也有叫我多点单独练习左手,虽然我也确实有单练左手,然而却没有真的非常认真反复地练习。

肖邦谐谑曲no2

还是同一个学生,弹的肖邦第二首谐谑曲,这首曲子其实之前听了几次,都觉得非常无聊,可能还不会听的缘故,觉得重复实在太多。不过现场听学生弹,觉得还好,没有太多的判断。不过这首曲子被老师批得体无完肤了。一个是技术上的问题,另一个则是内涵上的问题。

技术上首先是节奏的问题,肖邦虽然自由节奏比较多,但是开头的引子不能太随便,休止都是计算过的,一定要遵守,才能达到那样的效果。此时老师幽默地提到,他年轻的时候弹,觉得一个不定时长的,全靠感觉的休止很帅,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完全遵守节奏才是最好的,不做多余的考虑,还原音乐的本质。

另外的大问题,自然是左手,这里就不多强调了。最后是逻辑性的问题,老师用自己的方式对曲子进行了解读,然后演示了一遍,还是无比震撼(其实也是后来回家查了才知道,这位安宁老师是和李云迪在同一届肖赛进入决赛的,只是因为意外丢了比赛资格)。谐谑曲中部的演绎实在太美太富有变化了,经过他的解说我完全被带入到了他的解释当中去,从此觉得这首曲子非常震撼,回家又听了很多次。

普朗克意大利随想曲

这位小女孩说实话一开始没有给人太大的印象,比较平实,开弹之后,快速的移动和有弹性的跳音立刻和其他学生区别开来了,弹到中间的时候,优美的旋律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全场都非常安静地聆听着,似乎都已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当中了,我偷偷看了老师一下,发现他对着谱子在微笑地点头,看来他也是认同了这位学生。曲终之后,听到今天第一个“bravo”。

这首曲子比较冷门,可能大家都没听过,老师也没有听过,不过中间那段旋律实在太美,让我记住了这首曲子。这位学生给我感觉也是好学生类型,不过其中的“天才”成分不能忽视,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基本上一两次尝试就可以修正。可以说在场各位都有点无地自容了。

拉威尔小奏鸣曲

接下来就是美的享受了。老师上午说了一句话,说他在美国不愿意多带学生,主要一个原因是,他怕带多了学生之后会不知不觉变成学生的样子,在自己能弹出美妙音乐的时候,忍受不美的音乐,实际上是非常痛苦的。不过他称赞了这位学生,说让他感受到了美,这是多么好的表扬啊。

周三也请假去听大师课了。不过这天已经没有安宁了,基本上都是听孔嘉宁的课。周日听完大师课给我的震撼一直延续了几天,这天也是带着无比的期待过去,当然也是获益匪浅的。不过今天的学生整体水平一般,老师说的问题也比较基本,面对好学生说音乐性,面对一般的学生说技术性。

这天大部分的课都是莫扎特奏鸣曲,基本上围绕在k283,k310以及k333之间。

启示与总结

  • 左手 左手及其重要,要尽早重视左手的练习。莫扎特左手需要非常多的音色来表达各种乐器,巴赫的左手不用说了,贝多芬很多作品需要左手分解和弦来固定节奏框架,还要做出各种力度变化。肖邦左手更不仅仅只是和声,在不同的乐曲里面有各种不同的作用,要突出的点自然也不一样。正如当初看老师弹299的7,左手一出来我立刻感受到实力的巨大差异,好的钢琴家左手都跟右手一样好,左手不好的永远都在二流,这真是一句一针见血的话。

  • 动作 技巧好的人基本讲音乐和处理,技巧不好的一直在学动作,这反映了平时练习的时候,思考动作极为重要,一个好的动作既省力,又能轻易达到该有的音色。很多时候并不是死练了就可以靠熟悉解决问题,而是在做不到的时候,需要动脑思考以换另一种方式来达到目的。

  • 变化 很多学生的一个误区,就是做表情,做渐强,做渐弱,做渐慢。(当然需要看实际情况,不过在课上听到的贝多芬,莫扎特,甚至李斯特等),如果谱面没有写,别做这些,强就是强,弱就是弱,用大句子做,不要在小句子做。另外渐强渐弱,并不是速度上的渐快渐慢,强弱是强弱,速度要稳定。

  • 谱面 莫扎特谱面其实很详细的,各种连断什么的,然而很多人就是没有做,该连的地方断了,该断的地方弹连了。其实自己弹的时候确实有注意到连线的,力度记号也是有注意的,只不过在我弹莫扎特的时候,估计还没有那个实力将其弹好。我觉得我一直还是很注意谱面的,经常发现很奇怪的指法,不过通常我拿这些指法问朋友或者问老师的时候,一般得到的回答都是改指法,其实我觉得作曲家肯定想到了什么才那样写,又或者是编排指法的人想到了什么才这样安排,随便改动的话,实际上漠视了别人的深思。

  • 和声 要分析和声走向,要分析句法结构,表情是通过这些来做的,很多学生弹琴像白纸,白开水,主要原因就是不懂这些,自然做不出变化。而且老师们基本上都是通过和声变化考虑问题,考虑句子走向和处理,而不是靠旋律来考虑处理的。

  • 材质 莫扎特也好,巴赫也好,贝多芬都好,不同线条需要不同材质。莫扎特的曲子,就有很多乐队成分在里面,如果能识别出来哪里是弦乐,哪里是木管,哪里是敲击,自然就要做出来,不知道的,自然也做不出。巴赫要找节奏框架,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各自不同材质,三四声部作品里面这个尤为重要。四分音符弹稳,跳音不要太短促,八分音符要有句子的方向和流动感,十六分音符要轻盈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一个理解和表现曲子的大框架。

  • 触键 真的是任何触键,都是到底的,不到底的都是轻飘飘的,老师一出手对比立刻出来了,声音质量完全不一样,近距离看手绝对是用力下键到底的,即使音阶,即使是飞速跑动的音阶,都是扎实的触键,无论什么作品。他们都说了同样的话:你们这样弹琴,在大音乐厅,观众什么都听不到的。(这两天的曲子里面)唯一例外的,就是舒伯特左手重复性的和声没有触键到底。

  • 音乐性 音乐性需要指导,不是随随便便能自己发掘…上去上课的学生从几岁的到附中的到星海大学生都有,都能被老师指出各种(技术性就不说了)音乐性的问题,当然也有可能他们不动脑,然而能看出来很多学生都是技术很硬,有一定的音乐性,但某些地方确实需要老师发掘出来。和声关系,节奏关系,老师一说,自然就水到渠成知道怎么表达了。

  • 练习 虽然很多东西都听了很多次,但是真正到自己练琴却不会面面俱到做到,这,可能就是那些弹了将近十年的去上课都被老师指出这些常见问题的原因吧。所以练习的严谨性非常重要。10000小时理论并不是麻木堆时间就能产生成果,而是需要10000个有效的小时来支撑。像我这种平常每天只能练两个小时,但是想要练六七个小时的人来说,有效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感想

学琴不知不觉快四年了,其实想想四年也差不多是一个大学的时间了,虽然不是全职在弹琴,但我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已奉献给了钢琴。这项兴趣爱好给我带来的已经是太多太多了,各种经典作品的优美旋律,各种不一样的美的体验,各种志同道合的朋友等。毫无疑问的我会将这项兴趣一直坚持下去,其实已经不能说坚持了,我已经没有在坚持,它已如同呼吸一般,不可或缺。

其实每一年都会觉得自己有一个质的飞越。今年感觉尤为明显的是音乐性。以前的老师基本上很少强调这样的问题,而我的关注重点也基本在如何无错地流畅弹奏上面,然而换了老师之后,音乐性问题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无论从平时对谱子的思考理解,还是真正的练习中,我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音乐性的思考上。

这次大师课最喜欢的老师要算是安宁了,其实听课的时候也还不知道他的来头,后来查了一下才知道,他原来是和李云迪一届肖赛进决赛的,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师了,难怪各种曲子信手拈来。我有时候在想,自己对琴技如此执着,最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以前给自己的一个警示是:对于想要坚持的事情,千万不能深究目的,也不能深究目标,一旦这些概念成型了,这件事情的终点也就给确定了,倘若终点很远,远至无法触及,那么所带来的将是更多的沮丧,而倘若终点很近,则目标达成之日就是放弃之时。当然对于琴技(可能还是说琴艺吧)来说,是没有终点的。虽然一直对自己还是充满自信,然而说要达到钢琴家的水平,尚且还是知道可能性很低,而如果不能成为钢琴家,那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又应当以什么态度去面对?好比我们要学习一项技能,绘画也好,语言也好,肯定会有一些初始目标的。就拿语言来说,学习一门语言的基本目的,肯定还是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然而这时候我们都很清楚,这只是一小步,然而这一小步已经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然后后续的深入学习,其实就难以有更明确的目标了,能读懂某些晦涩的文学作品?能听懂或者开一些语言玩笑?这些其实都只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等达到了第一个层次之后,一切就成了自然,很容易就能坚持下去,并且这个阶段也已经不会太在意结果了。然而对于钢琴来说,好像并没有这么简单明确的划分。

回想起这四年以来,如果真的深究其动力,或许只是因为一个极为简单的原因,那就是将车尔尼从599一直到740弹完,这是非常明确的有系统的计划,如果说其他,那就是按照各种教材难度划分,弹到各系列教材的最高级别的作品。比如巴赫弹到平均律,莫扎特贝多芬弹到奏鸣曲等。如果说具体,那就是悲怆,月光等等了。但随着后面所了解的,接触的越来越多,才发现这些可能真的只能算是入门中的入门作品。后面还有很多很多更好听,但是技术要求很高的作品。跟语言对比起来,这个初级的目标就已经非常不容易达到了,或许花费十年的努力也未必能够实现。在这样的前提下,面对这份未知,如果感到恐惧的话,就可怕了。但是从另一个方向来看,在没有付出努力去尝试,在时间没有达到那个程度之前,其实什么都是有可能的,甚至还能理解为,花了努力和时间,就一定会有成果的。至少从我现在看来,确实如此。以前拿到新曲子的时候会很恐惧,觉得难,觉得不太可能能弹得像录音一样好。但是现在我已经改变了这样的看法,我清楚知道过一两个月会弹成什么样子,过三四个月会弹成什么样子等等。

我经常跟别人说我比较喜欢深不可测的东西,钢琴技艺毫无疑问就是深不可测的一门学问,每逢到了一个境界,上面也总有境界。技术可能有尽头,但美应该没有,因为在这个语境里是没有“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