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如何坚持练琴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 4

时至现在学琴已经三年有余,最近和朋友频繁交换了一些练习方法上的问题,天赋的问题,老师的问题等等,借着这个时机做一个三年来学习的回顾和总结,也给出在这些问题上的一些看法。主题还是围绕着“坚持练琴”这一点来说的,毕竟学琴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对“坚持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为了达到坚持这个目的所做的努力方向或许也是不一样的。

坚持不等于坚守练琴方法

在练琴形成习惯之后,其实我练琴并没有任何坚持上的问题。无论如何都还是坚持着练琴,但是渐渐地在“坚持”这个问题上,开始需要更为细致地讨论了。过往的“坚持”指的是“坚持练琴”这一个行为,背后隐含的因果关系是“只要坚持练琴就会有所进步”。然而在最近和朋友的讨论中,我也渐渐意识到“死练”或许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就拿音阶琶音来说,在学琴半年之后我开始弹音阶琶音,两年之后加入减七琶音和属七琶音,说实话自我开始接触以来,每天都会弹固定次数的音阶琶音,既是当做热身,也是当做基础练习。然而在弹了一年多两年之后,我发现没什么用了。一来既不能继续提高速度,二来又不能提高准确性。在849和299的跑动练习中,音阶琶音的基础练习没有带来太大的作用。如果要说,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摸谱和慢练的时候,音阶琶音的练习确实让我很自然地摸过去了,但是到了提速阶段,该出现的问题还是出现,比如节奏不均匀,比如速度瓶颈。

当时我也没有太多思考这个问题,觉得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并且假定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其实谁也说不准这是不是。各种钢琴家有各种练习方式,有的从来不弹音阶琶音,有的也是每天作为常规练习地练。但是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我觉得从练习的手段上还是应该多样化,不应该过于单一。在最近加入固定拍子弹单音,两个音,三连音,四连音之后,我开始有点感觉了。以前纯粹地弹觉得只是一大串音在跑动,现在这样分割定节奏之后,忽然对节奏有了更多的感觉。

这带给我一个新的启示,每天练琴不要盲目,应该不断思考不断变化,虽然说有很多技巧都是要坚持下去才能看出效果,但是一旦长久练习中没有突破,就应该思考新的方向了。

在练习曲子的问题上,我之前的练习方式也是有点单一。每天坐在琴凳上,定好练习的曲目之后,分手练习,合手练习,慢慢提速。这样的方式已经被固定到了每天的练习当中,好像这股惯性也没有促使我进行更多新的思考。但是最近看了一系列国外的教程,忽然才意识到曲子本是多面的,立体的,远远不是两只手一分一合就完事的。下面记录了更多的练习方式,来提醒自己以后结合使用:

  1. 对于跑动类型的练习改变节奏练习。比如299都是很定节奏的,可以将每一拍第一个音后面强行加个付点,后面的音加速弹。作用是锻炼爆发力,先爆发少量的音,然后慢慢扩展到句子。
  2. 对于和声复杂的曲子,省去各种装饰音连接音,只弹和声进行。作用是锻炼听力,熟悉和声走向,也方便添加上其他音之后知道需要突出的旋律线条。
  3. 单手练习的时候,右手弹一段,随即接上左手,然后交替进行。作用是考验背谱的准确性以及双手分别记忆的清晰度。
  4. 双手随意添加断点,也就是弹一阵子忽然停下来,然后接着弹。一方面的作用是加强记谱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让手熟悉从非逻辑断点继续的能力。

音阶琶音改了练习方式一定时间,我发现对二连音,三连音以及到四连音的切换都更为自然了。目前音阶的速度最高可以到105-110左右比较整齐,简单的琶音也基本上可以到这个速度。平常练习用100的速度基本比较稳定舒畅。

天赋的问题

不可否认,一些厉害的钢琴家确实有着“一定程度”的天赋。之所以用双引号的原因是,我个人从个人情感上更倾向于“努力”。不同程度的努力带来不同程度的结果,只有同等努力的时候,或者在不同努力却得到同样结果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天赋的作用确实在里面。但是作为一个学习者,并且是一个在路上的学习者来说,我不倾向于“天赋”一说。毕竟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天赋”,或许是付出了无法想象的努力之后的结果,或许是成功之后的个人修饰。应该说,我们远远还没到说天赋的阶段。

从每天的练习时间来看,我现在无法跟专业的对比,今年我已经稍微加长了每天的练习时间,基本上会有2.5-3个小时,另外还有无数的看书和看视频时间,可谓每天一半以上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钢琴。然而跟专业的每天七八个小时相比依然是微不足道的部分。然而结果还是由投入的总时间来确定的,他们投入20年成名,我们投入40年的时间,或许不会差太远。当然我觉得会有很多人会驳斥这一点,但是在这一点过分争论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对于长时间努力之后结果的讨论毫无意义,你无法一开始预示到,也不可能在最终真正达不到的时候做出什么改变,因为,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既然如此,何不采用更积极的想法,用努力和总时间来弥补各种“天赋上的差距”。不去过分纠结自己是否有天赋,不去纠结自己最终是否能成为梦寐以求的钢琴家的百分之一,而脚踏实地地付出时间去练习,去享受这个过程。如果说工作中并没有过程论一说,我想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绝对有这么一说,对于靠艺术吃饭的人来说或许还是结果论,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确实是过程论。

有关天赋的问题其实还能长篇大论地探讨下去,然而对于坚持练琴的心态上来说,我觉得没有过多争论的必要,能积极地促进坚持,就是好的想法。

有关老师

最近工作变动,或许到了换老师的时候了。究竟是否应该坚持跟着同一个老师,其实从逻辑和客观上来说,好像确实不太应该,但是从感情上来说,确实有点不舍。

从15年8月开始跟了现在的老师,至今不知不觉都已经快三年了,最最开始启蒙跟的是楼下的钢琴老师80块钱一节课,当时觉得真的很不靠谱,这样说老师或许不好,但是他更为强调的是音乐性,各种动作,发力,基本没有跟我说过,也没有系统的教学法,对于从零开始的我来说,那是相当的不利。半年之后我就换了现在的老师,市价150一节课,第一节课我就深深感受到跟着她能学到很多东西,之前弹的曲子在她教导之下,感觉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她给我强调发音清晰,力量转移,起伏变化等等,教学系统走的是最传统的路,车尔尼,巴赫等等都按部就班地学下来。

不过到了最近一年,感觉收获已经没有当初的大了,虽然她还是可以给我揪出很细微的节奏问题,也偶尔会说一些处理上的问题,但是有些疑问我却得不到解答,比如某些曲子踏板的运用,某些曲子触键的处理等等,这些她都已经无法解答。但是从感情上来说,她给我上课还是不看时间的,估计我是她为数不多坚持那么久,学到299的成年学生了。

其实从客观上来看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向看这个问题:

  1. 我并没有跟过特别特别厉害有名的老师,我无法给出“跟个好老师就一定会有质的飞越”这个论断,毕竟技术过硬,善于教学的老师,也是要真正传达了思想,才是有用的。
  2. 或许我现在处于进步的缓慢期,需要时间去磨炼和消化,一时半刻看不到进步,但是这不能归结为老师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看法,我觉得我还是应该试试,看看能不能找个厉害的老师上一下课,感受一下这样的老师是否能帮助到我,没有试过是没有发言权的。最近认识的朋友都是跟几百块一节课的老师,听她们说她们老师的整个教学思路,确实是很合理。但是我觉得那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因为我本身就是很看重主观能动性的人,觉得自己的各种选择和行动才是真正促进自己前进的因素,而不是外界。当然对于这么复杂的技艺来说,得到指点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所得到的指点不能切实转化成实际方法,那也是白搭。所以估计好的老师,真的能够因材施教,并且将同等重要的思路用不同人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对于第二个看法,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持之以恒的练习。这一年我也确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比如299跑完一首四页纸的曲子不会吃力,之前跑899两页纸都会吃力的。视奏比之前好了,从录像上来看也稍微多了一点音乐性。触键比之前更柔和了。其实这些变化,都是需要时间的,我不觉得这些变化在跟了好老师之后能立刻做到。不过从非常客观事实的角度来说,现在的老师也没有在一年里面真正提出让我感受到明显进步的建议,这些变化都是在日渐的练习中获得的。但是从联系的角度看,老师在给我每一首曲子的建议里,或许综合促成了这样的变化。

所以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很确切的跟自己说,应该或者不应该跟死一个老师。

小结

三年,说长的话,也算是有那么点时间了,然而对于人生跨度来说,也不算很长。至少最近身边弹得比较疯狂的琴友们都已经五六年了。现在基本每天都会思考着练琴的问题,思考着如何才能做到某些效果。在练不到琴的时候会非常纠结,想方设法进行时间上的安排和弥补。有时候甚至还为了练琴做出一些父母也难以想象的决定。这一切或许也会让身边的人觉得我有点奇怪,然而对我来说却都是理所当然的。

从没想象过我会为之而痴迷~